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焦姣
糍粑魚,屬於鄂菜系,是一道具有濃厚湖北鄉土氣息的傳統名菜。因在制作時魚肉經過腌漬、晾幹後煎燒而成,自古有“聞則臭、吃則香”之說。
雖說魚吃新鮮的營養比較好,但經過時間沈澱之後的糍粑魚口味鹹辣、香氣撲鼻,佐飯能增量、佐酒可轉換口味,別有一番風味。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假日,爸爸的單位就會發一些“福利”。有一次,單位的福利是每人十來條魚,每條魚都有一米多長,對於當時小小的我來說,簡直就是龐然巨物一般的存在。
因為魚太大太多,爸爸媽媽光是處理魚肉都花了大半天的時間。除了送人、做熏魚之外,剩下的魚都被腌制起來晾幹,用來做糍粑魚,我記得當時吃了整整大半個月的糍粑魚。
糍粑魚的做法其實並不復雜。首先,將魚去鱗、去內臟、去腹部黑膜,洗凈切成小塊。一定要記得去黑膜,這樣可以減少魚肉的腥味。
然後,將魚塊瀝幹水分,放入大碗裏,加入鹽、姜末、蒜末、幹辣椒、花椒、料酒和醋,抓勻後腌制兩天以上,保證佐料的味道全部滲入。夏天可將魚塊連同佐料一起倒入保鮮袋中,然後放入冰箱冷藏腌制,風味更佳。
兩天後,將腌好的魚塊取出,把腌料和魚剝開,魚塊攤開放在通風處,晾四到五個小時,去除魚塊表面的水分。
緊接著就是“炕魚”了,炕魚就是煎魚,用少量的油,中小火將風幹的魚塊煎至兩面金黃後出鍋備用。
最後將腌魚的料水倒入鍋裏,加少許白糖、醋、白芝麻和適量水,燒開後煮出香味,倒入魚塊,燒個兩三分鐘後大火收汁即可起鍋。最後撒上少許蔥花加以點綴,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糍粑魚就做好了。
“幹香”是糍粑魚的特點,燒制好的糍粑魚,色澤金黃,吃起來“外焦裏嫩”,鮮香麻辣,最為下飯。對於湖北人的我來說,食用糍粑魚已成為一種嗜好和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