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退休老幹部爬電桿、當搬運工、做勤雜工嗎?家住鹹安區溫泉街道辦事處學府社區人事小區的居民已經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人事小區位於鹹寧大道原人事局辦公樓後院,3棟樓36戶,住戶大多是原人事局的職工。經過幾輪機構改革後,原人事局一分為三,人社局、公務員局和編辦陸續搬走辦公,居民們自嘲小區就像一個無人管的“棄兒”。
毀掉綠化帶種菜、私搭棚子停車、占用樓道堆雜物……小區裏亂象叢生,愈演愈烈。加上年久失修,頂樓漏雨、管網堵塞、路燈破損等狀況接連出現,“失管”小區居民怨聲載道,問題頻發,甚至有人因為停車位打破頭、上法院。
“不能因為我們兩家單位搬走,讓這裏拖了文明城市創建的後腿!”時任公務員局局長龔誌平和市委編辦調研員歐陽為林都住在人事小區,他倆商量著要在小區裏成立業主委員會,“黨員幹部一定要自己管好自己。”
自2019年7月起,龔誌平、歐陽為林等黨員幹部熱心地跑前跑後,入戶征求意見、起草文明公約、召開居民大會、遞交資料備案等等,最終促成了人事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68歲的退休幹部談宇生被推選為業委會主任。
近日,走進人事小區,道路幹凈整潔、花壇綠意盎然,最引人註目的要屬位於居民樓後方的停車場,依地勢環形而建,浪濤狀的頂棚,地鎖攝像頭齊全,不僅停車方便,還猶如一道景觀。
這是業委會成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每戶籌資6000元,修建停車場,家家都有停車位。此後,拆除6個違建車棚、協調領裏糾紛、修鎖換燈泡、為重病居民募捐……一件件實事辦到居民心坎上,大家又從“一盤散沙”回到了“親如一家”。
去年初,經學府社區黨總支研究,人事小區正式成立黨支部,由歐陽為林任第一書記、龔誌平任支部書記,談宇生交叉任職黨支部委員,與市紅色物業全覆蓋工作要求“兩委交叉任職”高度契合。
如今,歐陽為林和龔誌平也已退休,更是全身心地撲在小區治理上,每個月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準時舉行,除了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外,還組織大家設置創文宣傳標語、為愛國衛生運動出力、為加裝電梯獻策、為樹木刷粉防寒等等。
“有了黨支部帶領,有了業委會撐腰,我們幸福感更強了,人人身上都充滿了正能量。”小區居民劉應偉由衷感慨,“一家只收了600元的物業費,就做到了“兩保一維”(保安、保潔和基本水電維修),實現了由棄管失管到自治自管的華麗轉身,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功不可沒,值得點贊。”
人事小區臨街酒店“我的港灣”負責人鄔玉華作為流動黨員,被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找到娘家”後的他,不僅自己積極參加小區誌願服務,還帶著員工一起參加。上個月,還有一名員工向社區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記者?王莉敏?通訊員?李俊?壽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