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山縣經濟開發區科奧工業園瑞興鋁塑模板二期項目現場,兩棟廠房主體建設已完成,一旁空地上,十余名工人忙著裝模板再建新廠房。
“拼裝車間和成品車間已建成,研發樓正在裝模板。”公司總經理季道響說,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量可達50萬方,可有效化解公司發展難題。
瑞興鋁塑模板二期項目總投資1.1億元,占地面積52.16畝,由湖北瑞興鋁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所建,主要生產鋁模板、鋁塑模板和鋁家具等產品,銷往中梁集團、碧桂園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
該公司於2017年落戶通山,最初租用廠房生產。近兩年,公司逐步發展壯大,產能滿足不了市場所需。“一年最多產25萬方,但需求接近50萬方,導致許多訂單接不了。”季道響說,租用廠房空間小、位置分散,早就想找塊地建新廠房,但難以尋得發展新空間。
瑞興鋁塑模板公司的發展難題,其實就是通山工業發展困境的真實寫照,受發展空間限制,工業經濟發展始終難有重大突破。
縣經濟開發區是通山工業發展的主陣地,過去劃分為“一區二園”,即核心區、回歸工業園、低碳產業園(科奧工業園),回歸工業園基本實現滿園生產,科奧工業園由於業主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部分閑置廠房無法利用,發展空間受到嚴重制約。
如何突破空間瓶頸制約,促進縣域企業高質量發展成了一大難題。
“加速推進南林工業園建設、盤活科奧工業園閑置廠房,為企業發展謀空間。”縣經濟開發區主任成向陽指明了方向。
為盡快“騰出”發展新空間,該縣成立南林工業園項目指揮部,安排專人進行全流程協調、全時段推進、全方位服務,快速推進項目建設。此外,該縣積極與湖北科奧醫療器械產業園投資有限公司商談,盤活閑置工業資源。
如今,南林工業園建成標準化廠房6.2萬平方米,百畝孵化園初具規模,10余家企業簽約落地;科奧工業園閑置廠房有效盤活,瑞興鋁塑模板廠房用地難題迎刃而解,且新入駐企業30余家。
“為更好地服務各行業企業發展,園區重新劃分為‘三區’。”縣經濟開發區副主任焦爾格說,結合調擴區機遇對開發區劃分進行了調整。
去年,縣經濟開發區重新劃分為主區、南林橋工業聚集區、大盤壟工業聚集區“三區”。其中主區為原核心區、回歸工業園、低碳產業園整合而成,南林橋工業聚集區、大盤壟工業聚集區為新增園區,將著力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目前,南林橋工業聚集區、大盤壟工業聚集區建設正加速推進,通山工業發展空間廣闊。(記者?宋文虎?通訊員?朱紹武)